📰 新闻播报|全球科技与经济格局新动态

12 Min Read
OpenAI携手博通 AI芯片合作现场

OpenAI携手博通


🔹 要闻一|OpenAI携手博通开发自研AI芯片

【柏林消息】OpenAI宣布与美国半导体企业**博通(Broadcom)**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设计并生产面向人工智能(AI)的专用微处理器。此举旨在全球高性能芯片需求激增背景下,提升技术自主性、优化模型算力与能效。

据报道,此次合作是OpenAI继与英伟达、AMD、甲骨文及三星合作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自ChatGPT于2022年11月问世以来,生成式AI推动了产业链重组,也带来了算力成本与能源消耗压力。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透露,双方已合作数月,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投产首批芯片,数据中心算力目标达10吉瓦,并在2033年前扩展至约250吉瓦。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规划可能重新定义AI硬件竞争格局,但同时引发对能源负担与可持续发展的质疑。

消息公布后,博通股价显著上扬。财金界提醒,AI投资热潮虽推动创新,但高估值与交叉资本布局亦存在潜在泡沫风险。


🔹 要闻二|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斯德哥尔摩报道】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彼得·霍威特(加拿大)、**菲利普·阿吉翁(法国)乔尔·莫克尔(美国—以色列)**三位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制度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

评审团指出,三人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帮助解释了创新如何驱动生产率与社会福利的提升,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经济学界认为,该成果将影响未来的研发政策、竞争制度与教育投资方向


🔹 要闻三|中国外贸结构调整 部分订单向欧盟与亚太转移

【北京消息】中国外贸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展现韧性。9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逾8%,达约5,670亿美元,为近半年最高增速。尽管对美出口下降27%,但对欧盟及亚太市场出口明显增长,其中对德国上升1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6%。

业内指出,企业正以“以价换量”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应对外需疲软与通缩压力。与此同时,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接管中国闻泰科技旗下芯片企业安世(Nexperia),引发国际市场波动。该举可能导致欧洲供应链调整,并引起中方回应。

分析人士呼吁各方在强化供应链安全的同时,维持开放与可预期的贸易环境,以防全球产业链割裂风险。


🔹 社会关注|芝加哥移民执法行动冲击拉美裔社区

【芝加哥消息】美国芝加哥市近期开展的移民执法行动在当地拉美裔社区引发连锁反应。多家商户表示,由于居民担忧外出消费,零售与餐饮业绩下降三至四成,部分家庭收入锐减。

个案显示,一名墨西哥籍流动摊贩在未获充分告知的情况下被拘留,家属一度失联。社区组织与公益机构紧急设立热线与法律援助机制,帮助居民了解程序、减少恐慌。

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当前需在边境管控、劳动力结构与地方治安之间取得平衡。专家呼吁完善信息公开与人道关怀机制,降低政策执行对社区经济的冲击。


🧭 【编辑点评】

四则新闻分别反映出科技自主、创新经济、国际贸易调整与社会治理挑战的全球趋势。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重构正加速资本流动与政策变革,而不确定性同步上升。
未来,如何在追求技术效率与能源可持续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关键课题。


来源:新华社 / 路透社 / StayTV国际新闻部
Lea más noticias en staytv.cr, da Click ACÁ.

Share This Article